任何形态的学校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、发展需要和人们读书的目标紧密相关的。原先的高中阶段学校,除了普通高中,还有中等专业学校(中专)和中等技工学校(中技),并没有职业高中,职业高中到上世纪80年初才诞生。
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,我国城市有过一段高中“普及”时期,即人人可以上高中,大概也没有严格的中考。与现在不同的是,家里要有背景或后门的初中毕业生才有可能不上高中,他们直接找个单位工作去了,哪怕是工厂里面3班倒,市政公司修马路,因为可以拿工资养活自己,所以也比上高中强。
现在80以后的年轻人大概很少有人知道这段历史也很难理这种现象了,所以先要普及一下当时的历史。
党的历史上一共有过三个《决议》,其中两个《决议》产生于建国以后,这两个《决议》都称“WG”为动乱,要全盘否定。为什么要否定呢?我们抛开政治因素,就经济而言,那时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,物质极端匮乏,工农业生产严重不足,就业机会供给极其有限,城市里的中学毕业生纷纷失业面临生存风险,于是给他们戴了一顶“知识青年”(大多数人也没啥知识)的帽子以增强其自豪感、责任感和使命感,然后,就老三届又新三届满怀革命豪情下放到农村去拯救“无知”的农民(实则请农民养活城里的年轻人)。
大批青年上山下乡了,城里吃饭的事依然未能缓解,农村里知青的问题也越来越多,再说,农村也有承受限度,继续把城里的中学毕业生赶到农村去的路子走不通了,城市只能自己想办法。
把年轻人留在城市里就要解决他们的就业,待业有潜在的风险,但城里确实无业可就,而缓解就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学生留在学校里,于是,除了极少数有办法的家庭帮孩子找到工作之外,其余的全部升入高中,就这样,全市所有的中学都成了完中,就是现在很多人希望的样子。而当时人们最大的希望是找份工作,上高中并不受欢迎,因为高中读了没用,不能用来考大学,上大学要在工农兵当中推荐。
到了1976年,“四人帮”被粉碎,WG宣告结束,开始拨乱反正,设计秩序逐步正常化,1977年恢复了高考,从此,上高中便有了意义,但当时的高考录取率极低,1977年录取率4.8%,1978年录取率6.6%,1979年录取率6.1%,1980年录取率8.4%,而且,其中有的年份高考还采取了预选制,不少考生在预选中被淘汰,没有获得参加正式高考的资格,所以实际录取率更低。
恢复高考几年后的实践证明,上了高中能考上大学的是凤毛麟角,很多人对上普高也失去了信心。恰逢国家改革开放,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,各业生产快速恢复,就业形势大为改善,许多生产企业急需大批技术人才,乘此东风,部分普通高中顺应形势需要将普高改办职业高中,无锡市就诞生了工业学校(财会职业的中专学校)和电子、 机电、商业、旅游、轻工等专业的职业高中以及一批初中加职高的完中,这些新质学校的诞生引起了相关产业局和大中企业的关注,纷纷与学校合作办班,共同培养自己需要的技术人才,学生初中毕业进入职业高中,基本上就确定了就业方向,也落实了工作。一时间,职业高中办得红红火火。
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,企业用工制度发生了变化,校企不再合作,职业高中走上了市场化道路,同时,高等学校大规模扩招,高考录取率越来越高,上了高中上大学的希望越来越大了,家长又开始期望孩子上普高,职业高中被冷落。
确实,普高的需求在增长,而这几十年来,我们又一直执行着普职五五分流的政策,中考将一半学生拦在普高门,导致民间出现了上高中难的诉求,一些专家、精英也帮着呼吁,久而久之,引起了高层的重视,这几年普高开始扩招。
普高扩招并没有解决关键问题,人们上普高是为了上大学,然后找一份好工作,50%上普高的时候,90%以上的高中毕业生能够考取民办大专以上的各类高校,但目前高校并没有与普高一样同步扩招,这意味着几年以后高考录取率会降低,重新出现上了高中考不上大学的现象。
联想到当年职高产生的背景,可以想象,当我们把更多的初中毕业生送进普高以后,过不了几年,就会有把普高改成职高的呼声出现。
当然,不一定是大声的呼吁,有些学生可能初中一毕业就偷偷地到职业学校去了。
别以为这事不可能发生,其实现在已经有了苗头,今年就有不少达到普高线的考生报考了职业类学校。毕竟,对最广大的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,不管上什么学,最终找份工作养活自己是最tmd重要的事情。